纺织设计在空间应用的新探索 | Studio Petra Vonk
从荷兰埃因霍芬设计学院(DAE)毕业后,设计师Petra Vonk(佩特拉·冯克)在阿姆斯特丹创建了Studio Petra Vonk纺织品设计工作室。
之后,Petra与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密切合作,开发和探索具有创新性的纺织品与新应用场景。
Petra善于充分特定的材料和技术,创造意想不...
...
阅读全文
论木材的曲线美 · 艺术家亘章吾的三维木雕艺术
像孩子一样充满好奇心,就可以自然地向前走!
- 曲木造形作家 亘章吾
1987年,艺术家亘章吾(Shogo Watari)出生于京都一家木工店,注定了他与木材和木工不可切割的人生。
幸好,亘章吾不仅不抗拒木工,而且从小就乐在其中,只是,相对于传统木匠,他想做一点不一样的东西。
在岐阜县...
...
阅读全文
或许,回归传统纺织是一种宿命 | 织布工Virginija Stigaite的故事和作品
一边是家族事业和传统技术,一边是对新材料新想法的渴望,是向左走回归传统,还是向右走拥抱创新,似乎是一个艰难的选择。
有趣的是,纺织艺术家维尔吉尼亚·斯蒂盖特(Virginija Stigaite)的最初选择是全都要!
她在秉持家族传统的基础,致力于传承和创新纺织工艺,一边探索新技术和新材料...
...
阅读全文
辻常陸窯 · 日本皇室御用陶瓷
辻常陸窯,拥有350年历史的日本陶瓷名窑,以复原失传技法“极真烧”闻名,从江户时代开始,成为历代皇室御用的瓷器。
独家密传的技法,最高品质的瓷器,让辻常陸窯在有田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。
不是很懂陶瓷,仅仅简单介绍一下,重点是分享图片,供方家们品鉴。
辻家秘传的复原技法:极真烧
...
阅读全文
向往宋朝青瓷,追求独立的原创陶艺 · 陶瓷艺术家神農巌作品集
直到今天,陶艺家神农巌至今清楚的记得1978年的那次展览,一次看似普通却改变了他一生的展览。
当时还是学生的神农巌,被京都国立博物「安宅收藏东方陶瓷展」展出的青瓷所震撼,宋朝汝窑青瓷和高丽青瓷,源出同门,各有各美,安静而灵秀,遗世而独立,美在内敛,美在纯粹。
一种像被电流击中的感觉,一种无...
...
阅读全文
继承传统,走向未来 | 木匠須田賢司与他的工作室
30岁的时候,木工艺术家須田賢司放下了一切,离开了熟悉的东西,搬到了群马县的甘乐镇,从头开始,成为了一名木匠。
然后,一转眼30年过去了。
須田賢司拥有了一切,和家人在一起,拥有更大的工作场地,更大的木材仓库,有更多的木材可供选择,有了自己的创作路线和风格,更以「清雅」著称于日本木工界,更...
...
阅读全文
坚实的木雕家具,像岩石,像冰山 |Egeværk
受北欧冬季冰景和冰山启发,设计师梅特·本岑 (Mette Bentzen) 和拉瑟·克里斯滕森 (Lasse Kristensen)结合当代雕塑与丹麦木工,使用坚固的丹麦梣木,制作具有雕塑感的实木家具制品,以此捕捉和表现冰山的流动美感。
黑色与白色,象征着黑土与冰雪,线条与坑洼,像是风蚀与水...
...
阅读全文
残荷枯叶之美,尽在铸造玻璃之中 |田聡美
因为对古董蕾丝及其历史背景感兴趣,艺术家田聡美(Den Satomi)在就读于金泽美术工艺大学期间,希望利用自己所学的失蜡法铸造方式,用玻璃重现蕾丝的美丽。
* 失蜡法,亦称为失蜡浇铸法,是一种传统的铸造工艺,用蜡雕刻原型,再用耐用石膏做作模具,最后再通过浇铸的形式,创造独特的雕塑或器物,或...
...
阅读全文
手工地毯,就是你的画布 | Knots Rugs
Your Floor Is The Canvas
地毯就是画布
几乎所有高端地毯品牌,都会强调工艺和艺术,但没有哪一个品牌会像Knots Rugs一样,Slogan会如此的直白和大胆。
但不得不说的是,这其实不是一个广告或宣传,而是一个事实。
作为一家屡获殊荣的伦敦地毯公司,Knots...
...
阅读全文
水彩和剪纸,是她营造的第二自然 | Lesley Kendall
遇见艺术家Lesley Kendall(莱斯利·肯德尔)是一个意外的惊喜!
打开她的个人网站,扉页上居然是松尾芭蕉的俳句:
ps:中文是本人加上去的,不准确的话请海涵。
the temple bell stops but i still hear the sound
寺庙的钟声停了,但...
...
阅读全文
一草一木,自有其美 | KiKusa
一草一木,自有其美!
2008年,夏天,正是阳光明媚、草长莺飞的季节,摄影师/设计师堀之内信哉(Shinya Horinouchi)站在办公大厦的顶楼,一边欣赏着熟悉的风景,一边思考着未来,希望寻找到美好的新机遇。
也就在那一天,随处可见的野草野花,触动了他的情怀。
也就在那一年,秋天,...
...
阅读全文
当组子不再是传统的模样 | 生粋Namaiki
作为新生代的98后设计师,Mai Suzuki与她创建的生粋Namaiki工作室,希望组合过去和未来的超时空元素,倡议工艺、设计与技术的组合,为生活创造未知的可能性。
Kumiko组子工艺一种独特的木工制作工艺,将木条通过拼接的方式,组合成美丽的几何图案,广泛应用于家居木器和建筑之中,组子制...
...
阅读全文
她将对故乡沙漠的热爱,变成安静而美丽的纺织艺术 | Mariana Baertl Art
关于沙漠,你会联想到什么?
似乎除了漫天黄沙,无穷戈壁,还有偶尔的动物和多肉植物外,似乎再也没有其它了吧。
作为秘鲁人,艺术家Mariana Baertl(玛丽安娜·巴特尔)虽然早已远渡重洋离开了故乡,但沙漠和戈壁对她而言,不仅变换着的无穷风景,更是内心的宁静和皈依。
因而,在玛丽安娜的...
...
阅读全文
梦境里的幻想生物·Makiko Takahashi
很有趣的是,玻璃艺术家高桥牧子(Makiko Takahashi)给自己的定位却是「抛物线梦想家」,意思是在无意识的梦境里,像抛物线(天线)一样,自主意识的收集电波和信息。
不知道该怎么理解,但显而易见的是,高桥牧子的玻璃雕塑,完全是幻想出来的生物。
这些奇怪又可爱的「神兽」们,看起来似乎...
...
阅读全文
看似写实,实则梦幻的迷你建筑模型 | Nami Barba Okamoto
建筑模型,或者微缩模型,相信大家都不会太过于陌生。
因为,实在看过的太多,相反的是,如此制作让人眼前一亮的模型,才是真正的难题。
出乎对于建筑设计的热爱,设计师okamoto barba nami从明治学院大学美术系毕业后,考入桑沢设计学院研究生,学习建筑学和室内设计,之后,如愿以偿的进入...
...
阅读全文
More Light石头灯具:更多光,更多温暖
白色,黑色,黑色和浅灰色,圆,椭圆和几何,不同色彩和形状的熔岩,被打孔,被串联,变成独特的灯具。
点亮了设计,照亮的房间,温暖了心灵。
这!就是More Light系列创意石头灯饰,天然石头与家居灯饰,以一种完全意想不到的方式组合,最自然的创造,不完美的设计,但确是光线与空间的最美妙相遇。...
...
阅读全文
400年传统骨雕的美丽与传承 |Art Renatus
在印度勒克瑙,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型家庭作坊,却保存着印度传统骨雕工艺。
骨雕在印度文化中,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,莫卧儿王朝兴盛时期,皇室和皇宫大量使用象牙骨雕进行装饰,而在皇室的辐射下,骨雕艺术在印度蓬勃发展,但随着历史的进展,尤其是近代,象牙被认为是非法,而且骨雕价格昂贵,导致骨雕逐渐从生活...
...
阅读全文
1 \ 26
下一页